由那个男孩的纵身一跃所想到的几句话

大千世界 420 0

  事件回顾:

  4月17日的晚上,在上海卢浦大桥上,一个17岁的男孩,突然冲出一辆轿车的车门,从高架桥上跳了下去,摔在桥下当场死亡。

  紧追其后的他的妈妈曾试图抓住他,但为时已晚。只能捶胸顿足,嚎啕大哭而已。

  

由那个男孩的纵身一跃所想到的几句话 -第1张图片-大千世界


  原因不必细说,见解众说纷纭,并引来无数唏嘘、惋惜、叹息之声。

  对此,我想从“叛逆”一词说起。

  其实,“叛逆”一词本身就明显地体现着大人居高临下和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的思维模式。

  凡是有些人生阅历的人,大概都会有所体会:

  很多时候一个人所走的弯路,几乎很难完全避免,所能做的也只是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毕竟成长或成熟都需要付出一些代价,任何人都无法做到提前一步到位。

  这个过程似乎就像孩子的裤长,只能随着身高的增长而逐渐加长一样。

  生存的艰难或不易,加剧了人们急功近利的执念,而独苗现状的普遍存在,更强化了人们那不能有丝毫闪失的忧虑与脆弱之心。

  学生家长的所有焦虑与不满,往往在于:每一个平凡的家长,都希望能有一个出色的孩子,从不甘心让孩子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老师的烦恼往往在于:每一个平庸的老师,却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个个优秀或出类拔萃。不过,家长和老师对出色与优秀的定义,也仅限于考试成绩而已,未必包含其它内容。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孤品,可人们却总是喜欢用同一把尺子,同一个标准和同一个规格去衡量和要求他们。

  

由那个男孩的纵身一跃所想到的几句话 -第2张图片-大千世界


  尽管爱因斯坦早就说过:“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树的本领来评价一条鱼的能力,那它终其一生都会觉得自己是一个笨蛋”。

  可是,聪明的人们却偏偏喜欢做这样的事情。

  人们还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牺牲掉快乐的童年,就能换来一个幸福的人生。

  或者坚信着这样一个信条: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必须先把自己折腾到半死,才能置别人于死地。

  或者说,要用自己的绝对优异,去战胜别人的相对不够优异。这不仅是校外教育机构招揽生源的宣传用语,同时也是诸多家长不惜重金的愿望所在。

  无数事实似乎反复验证着这样一个事实:在诚实往往会导致吃亏的地方,那些所谓的聪明貌似可以暂时占到些便宜,但却是导致自己长时间狼狈不堪的根源。

  教育的作用,应该是发现并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而绝不是相反。

  引领他们进入知识的海洋,放大他们求知与探索的欲望,之后让他们尽情展现各自的天赋异禀,实现属于他们自己和适合他们自己的人生。

  我们平时总是困惑并愤怒于互害模式的泛滥,却从没有真正反思过互害模式产生的根源。

  在我们的思维模式中,自己的一切成功都建立在打败别人的基础之上,而从来没有考虑过要建立一个公平、共赢的良性秩序与规则,也不愿意相信这世上还能有轻松一些的生活氛围。

  

由那个男孩的纵身一跃所想到的几句话 -第3张图片-大千世界


  如果你自己的每一次成功,都伴随着别人的利益受损,那别人的成功又怎能与你毫不相干?

  许多大人,数十年如一日,认知能力几乎没有多大提高,看书学习乃至思考的时间更是少得可怜,但却表现得非常重视学习的样子,当然也只是体现在督促孩子的学习上,而不是对自身学习的加强。

  对于学习重要性的认知与定位,充其量也仅局限于那些看得见的孩子的考试成绩和人云亦云的名校,而绝不是渴望对于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

  许多悲剧的发生绝非偶然,而是某种必然,因为这完全可以认为是一些大人的拙劣不堪所引发的恶果:

  他们或是打着爱的旗号,无视独立的个体,以爱护之名,行害人之实,结悲剧之果。

  或源于坏的动机,批量生产口是心非、人格分裂、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这或许也是那害人不浅的所谓成功学,大行其道和倍受推崇的民众基础。


标签: 男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