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数学”(转载)

大千世界 61 0

学生常常觉得数学只在课堂里,这种感觉来自于传统的数学教学只注重课内,不重视课外;只重视课本,不重视联系生活的做法。为了改变学生的这一看法,我们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到生活中去寻找数学。要求学生到日常生活中,生产劳动中去寻找数学,并把它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当学生走进生活,仔细观察生活时,他们惊奇的发现生活与数学竟是那样的密不可分,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有数学,生活的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数学。

   当我们翻开学生的数学日记,生活中的数学竟是那样的丰富多彩,你看二年级的学生在吃饭的时候找到了数学:”有一次,我家里请人做房子。午饭烧好后,妈妈说:”梅珍,饭菜都烧好了,把碗和筷子拿到桌子上去。”我说:”6个人,6双筷子,6个碗。”一边说一边把碗筷拿好。妈妈看了说:”还要拿啤酒。”我想:桌上啤酒放多了吃饭就不方便,那我就按每个人半瓶刚好倒一碗的数量放在桌上好了,等他们喝完了我再帮他们拿,一个人半瓶,6个人正好是三瓶。我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啤酒放在了桌上。”

   集市中有数学:”瞧,那集市上多热闹啊,让我们去那儿找找数学吧!卖皮鞋的地方怎么这么热闹呢?我们去看一看吧!啊,原来那里的商品都打八折出售,怪不得那么多人。八折就是现在商品的售价比原来便宜二折。例如,一双皮鞋原价100元,打八折出售就只要80元。我又来到卖猪肉的地方,一位叔叔正要买肉,他问:”猪肉多少钱一斤?””五元钱一斤,”那卖猪肉的说。”给我来三斤。”卖猪肉的听了就很利索的拿起刀切下一块肉,放在秤上一称,”三斤二两,16元钱。”哇,算得可真快啊,我都还没反应过来他就已经算出来了。”

   生产劳动中有数学:”今天,我家决定卖出一批稻谷,但爸爸不知道是卖稻谷合算,还是卖大米合算,我便为爸爸算了一笔帐。如果卖稻谷,100斤稻谷,按市价可得50元。如果卖大米,100斤稻谷担到碾米厂去碾,可得67斤大米,大米每斤0、8元,67斤大米就有53、6元,除去碾米费两元,还可得51、6元。再加上糠33斤,每斤0、14元,就可得到4。62元,这样把100斤稻谷碾成大米来卖最后可得56.22元。因此还是卖大米合算。爸爸听了,便采纳了我的意见。”学生通过到生活中寻找数学,不再觉得数学只在课堂里,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一种一定要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从心底滋生。

  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她说,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看来,我们必须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

  你们能够找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并且你们觉得在日常生活中什么事情是离不开数学的?生活中数学运用的数学原理又有哪些呢? 欢迎参与讨论,谢谢!

标签: 生活中的数学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