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鲜肉,到底是什么肉?一顿牛肉扭转一场战争?趣解历史笑谈故事

大千世界 142 0

  “小鲜肉”,按照百科的解释,是对年轻、长相俊俏的男性明星的称呼。

  其中“小”指年轻和活力、“鲜”指少有感情经历,唯独“肉”到底是什么肉,似乎还没个明确的解释。

  

小鲜肉,到底是什么肉?一顿牛肉扭转一场战争?趣解历史笑谈故事-第1张图片-大千世界


  艺术源自大众生活,大众生活中常见的肉,无外乎牛、羊、猪、鸡、鱼五种。

  鲍参翅肚、熊掌燕窝之类专供达官显贵,天上龙肉、地上驴肉、延边狗肉之类又地域特色太明显,暂不讨论。

  

小鲜肉,到底是什么肉?一顿牛肉扭转一场战争?趣解历史笑谈故事-第2张图片-大千世界


  鱼翅,这个口服,不敢沾

  我们本着以专业精神没事找事的态度,尝试从二十五史(二十四史+清史稿)的史料中,推断“小鲜肉”到底是哪种肉。

  无他,夜阑围炉,闲聊博君一笑。

  第一,不像是鱼肉

  其实,“小鲜”在史料中多指“小鱼”,小鲜肉是小鱼肉,这是字面意思。

  但如果从食物意境角度分析,情况就不同了。“小鲜”一词,源自《老子·道德经》中“治大国若烹小鲜”,而“烹”,是指在锅里“煮”(《集韵》)。

  

小鲜肉,到底是什么肉?一顿牛肉扭转一场战争?趣解历史笑谈故事-第3张图片-大千世界


  那么小鱼应该怎么煮?汉·河上公注“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靡也”,也就是小鱼不做处理直接煮,不去鳞、不去肠,因为小鱼嘛,如果收拾一遍,一锅煮就煮烂了。

  后世常用来比喻治理国家,如《宋书》中的范泰、《新唐书》中的陈子昂、《金史》中的高汝砺,都说过类似的话。

  

小鲜肉,到底是什么肉?一顿牛肉扭转一场战争?趣解历史笑谈故事-第4张图片-大千世界


  好了,问题来了,这“不去鳞、不去肠”的小鱼,如果没有料酒去腥、葱姜爆锅的过程,直接就上锅煮了,味道可能只有老祖宗才觉得不错(个人认为,这种情况,只有干炸才好吃,但食用植物油得到宋代才出现)。

  就算味道不错,从锅里盛出来一整条煮好的带鳞带肠的小鱼,旁边站一位小鲜肉男明星,脑补一下,画面确实不太协调。

  可见,从语言环境和食物意境角度分析,小鲜肉不像是鱼肉。

  第二,不能是牛肉

  牛,是农耕时代的重要劳动力,广受重视.

  汉宣帝时期的一个春天,一头牛喘粗气吐舌头,宰相丙吉都要亲自问一问(丙吉问牛)。

  

小鲜肉,到底是什么肉?一顿牛肉扭转一场战争?趣解历史笑谈故事-第5张图片-大千世界


  丙吉问牛

  广受尊敬,牛肉是太牢之首,是献给祖先的,你拿TFBOYS相册当成贵重礼物送给爷爷,明显不合适嘛。

  

小鲜肉,到底是什么肉?一顿牛肉扭转一场战争?趣解历史笑谈故事-第6张图片-大千世界


  TFBOYS 帅帅的三小只

  牛的地位,决定了牛肉多出现在大场面,带着豪气、英雄气。

  处理方式大概分两种,一种是“宰”,对应着高端会所、美酒美人,如曹植《箜篌引》“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另一种是“椎”(chui,二声),对应着男儿热血、金戈铁马。

  《后汉书》记载,东汉大将军吴汉“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大破之”。

  

小鲜肉,到底是什么肉?一顿牛肉扭转一场战争?趣解历史笑谈故事-第7张图片-大千世界


  这个接近本尊,估计你们不爱看

  

小鲜肉,到底是什么肉?一顿牛肉扭转一场战争?趣解历史笑谈故事-第8张图片-大千世界


  《长歌行》吴汉-蔡珩饰演

  椎, 有敲打的意思,古墓出土的雕刻,有拿锤子的,也有拿矛的。

  

小鲜肉,到底是什么肉?一顿牛肉扭转一场战争?趣解历史笑谈故事-第9张图片-大千世界


  古墓出品 必属正品

  湘西苗族至今仍保留着‘椎牛祭祖’的风俗,一般要盛大的举行3-4天。‘椎牛仪式族人们都会在场观看。

  

小鲜肉,到底是什么肉?一顿牛肉扭转一场战争?趣解历史笑谈故事-第10张图片-大千世界


  椎牛祭祖

  牛奔跑有力,头上有尖角,有很强的攻击性。未被驯化的牛,不是一人之力能对付的。

  想象一群兵士,手持长矛,一起绞杀一头体健的公牛。这种象征化的行为颇有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翻译过来就是,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奋力搏杀,就能战胜强大的敌人,还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

  过程虽然血腥,现场的氛围绝对血脉贲张,场域中男儿们受到感染,自会豪气干云,自然战无不胜。

  

小鲜肉,到底是什么肉?一顿牛肉扭转一场战争?趣解历史笑谈故事-第11张图片-大千世界


  回味这场面,初战不利、主将受伤(不慎坠马,摔伤膝)、众心畏惧,最后还能“大破之”,原因除了吴汉个人的勇气、判断力,颇有戏剧化的激励士气的方式功不可没,当然也是将士们吃了牛肉嘛。

  这豪气、英雄气,与小鲜肉气质不符。

  第三,不像是羊肉

  羊肉带有膻味,虽然在《国语 楚语下》中就已经明确了“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但正史中有关怎么吃羊的记载却很少,并且有着某种迷一样的异域气质,最典型就是“烹羊”。

  

小鲜肉,到底是什么肉?一顿牛肉扭转一场战争?趣解历史笑谈故事-第12张图片-大千世界


  如曹植《箜篌引》“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李白《将进酒》“烹羊宰牛且为乐”,但两位大诗人心心念念的“烹羊”,正史中出现的几次,都和中原汉民族没关系。

  

小鲜肉,到底是什么肉?一顿牛肉扭转一场战争?趣解历史笑谈故事-第13张图片-大千世界


  李白酒不离手,会须一饮三千杯

  《旧唐书》记载泥婆罗国“每日清水浴神,烹羊而祭”、《宋史》记载高昌国“其王烹羊马以具膳,尤丰洁”、《金史》记载金世宗言“非大会宾客,未当辄烹羊”。

  《北齐书》记载神武帝高欢的一个神话故事“何故触大家!出瓮中酒,烹羊以饭客”,高欢虽是汉族,但《北齐书》同时也指出“神武既累世北边,故习其俗,遂同鲜卑”。

  羊肉的腥膻气味与正史中的异域气质,与小鲜肉气质不符。

  第四,不会是猪肉

  从历史上看,猪是一种复杂的动物,纵观二十五史,猪有四种称呼,豚、豕、彘、猪。

  有学者研究文字演变,认为“豕”是商周时期的称呼,“猪”是东汉后期形成的口语化称呼,“豚”是家养小猪,“彘”则是凶猛的野猪。

  

小鲜肉,到底是什么肉?一顿牛肉扭转一场战争?趣解历史笑谈故事-第14张图片-大千世界


  鎏金青铜彘

  猪的复杂性,体现在“豚”和“彘”的不同。

  而史料中这种不同真的曾经同时出现过,《汉书 霍光传》记载霍光给汉废帝刘贺列出的几项大罪“始至谒见,立为皇太子,常私买鸡豚以食…驾法驾,皮轩鸾旗,驱驰北官、桂宫,弄彘斗虎。召皇太后御小马车,使官奴骑乘,游戏掖庭中。”

  豚的价值是“食”,也就证明了其家养小猪的地位,而彘的价值是“弄”,弄彘跟斗虎并列,可见彘是非常凶猛的,要不然,你让老虎怎么想,从此以后大家怎么看老虎?

  综上,猪这种动物带有复杂性,不适合小鲜肉。

  答案呼之欲出

  五种动物已经排除四种,剩下的就是答案。

  《诗经 郑风 风雨》载“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美丽的姑娘在如晦的风雨中盼望着丈夫,丈夫竟在鸡叫声中回家了,充满了浪漫气息(试想,在猪叫声中回家是什么场景),也说明先民很早就和“鸡”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鲜肉,到底是什么肉?一顿牛肉扭转一场战争?趣解历史笑谈故事-第15张图片-大千世界


  《汉书 食货志》载“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女修蚕织,则五十可以衣帛,七十可以食肉”,又把“鸡”上升到民生的高度。

  鸡是先民们简朴生活的见证者,诗句的字里行间常常衬托情境、对照着强烈的情感。

  《诗经》中便有“鸡栖于埘”、“鸡栖于桀”的排比。

  雄鸡一叫天下白,鸡能喔喔蹄鸣,似乎是替主人表达是心底的述说。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这人出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叫人怎么能不思念,不时要担心有没有渴了饿了 。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蒸鸡的鲜嫩和小米的金黄,带着朋友的友情和田园风光,还惦记着还来就菊花的热切心情, 悠悠然穿越千年,感染着你和我。

  

小鲜肉,到底是什么肉?一顿牛肉扭转一场战争?趣解历史笑谈故事-第16张图片-大千世界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综上,“鸡”最早进入寻常百姓家,肉质细嫩,可蒸可煮,是大众的,是生活的,是真正的家常菜、妈妈菜。

  所以说,小鲜肉,非鸡肉莫属!


标签: 历史趣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