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体内病毒超过100种,为啥不能赶尽杀绝?专家:好意思嘛?

大千世界 100 0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夏天晴朗的傍晚,天上到处都是飞来飞去捉蚊子的蝙蝠,当时还天真的认为蝙蝠是老鼠长了翅膀变的,想想好笑。最近几年再回农村,却基本见不到蝙蝠的影子了。这种似乎渐渐被人们遗忘的动物,因为病毒的传播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对于蝙蝠这种生物,我们还有多少不知道的秘密?

  蝙蝠,大部分人认为它是一种鸟类,实际上它却是一种哺乳动物,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蝙蝠是唯一一个进化出飞行能力的。在世界范围内,蝙蝠有962种之多,除了南北极和一些大洋中的荒岛外,蝙蝠几乎遍布地球的陆地生态环境中。

  除了这一点外,蝙蝠还进化出了超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最显著的证据就是蝙蝠什么都是,不同的蝙蝠总能在自己生活的区域内找到适合自己的食物,有的蝙蝠吃虫子,有的蝙蝠捕食小鸟,有的蝙蝠吃植物的花蜜和果实,还有的蝙蝠甚至吸血。在病毒学上,蝙蝠也是携带病毒最多的动物之一,能够携带超过100种,包括SARS、埃博拉、MERS冠状病毒、亨德拉病毒、狂犬病毒等。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蝙蝠成为了移动的病毒库

  最重要的原因,或许是蝙蝠拥有“带毒不死”的能力。

  与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不同,蝙蝠体内的温度变化非常剧烈,在休息的时候,蝙蝠的体温会下降到10度以下,飞行时蝙蝠又可以上升到40度的高温,这种温度变化会让寄宿在蝙蝠体内的大部分病原体失去活性。

  此外,蝙蝠拥有超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可以迅速修复自身细胞损伤,所以在野外,我们很少见到有病死的蝙蝠。蝙蝠还进化出了超强的免疫力,它虽然是一种小动物,但却能活到40岁,非常长寿。但是,蝙蝠的免疫系统化却不能将病毒完全杀死,所以许多病毒的基因片段就在蝙蝠细胞内安了家,双方达成了诡异的“停战协议”。

  或许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蝙蝠在自然界内天敌很少,再加上野生蝙蝠大多生活在深山老林的洞穴中,所以蝙蝠体内的病毒很少传播到人类身上,但是谁能想到,人类会连蝙蝠都不放过,要吃呢?一般而言,一种病毒只会对一类生物下手,比如植物病毒专门针对植物,鸟类病毒只在鸟类中传播等,但是不好意思,蝙蝠是哺乳动物,人类也是哺乳动物。

  那么,既然蝙蝠身上有这么多病毒,对人类有害,而且长得很丑,那我们为什么不将蝙蝠一网打尽,让它们从地球上彻底消失呢?

  这个问题过于幼稚:蝙蝠招谁惹谁了?

  蝙蝠几乎从未对人类做出主动侵害,相反大部分蝙蝠一辈子都在消灭对人类有害的蚊虫和害虫,因此在自然界中,蝙蝠对人类是相当有益的。只要你不去招惹蝙蝠,蝙蝠体内的病毒基本不会在人类身上出现,就算有也是极其个别的例子。

  与其想着灭绝蝙蝠,不如想想人类接下来该怎么控制自己的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