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长寿,先从“少吃”开始

大千世界 250 0

  健康长寿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东西。古代就有为求长生不死遍寻古方炼制丹药研究发现,无论是先人的智能,还是现代的科学实践,都证明了粗茶淡饭、少食与健康有着莫大联系。

  我国古代医学家:饱食成癖病

  我国古代医药学家非常重视食养。如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阐述:“百病横夭,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色可绝之逾年,饮食不可废之一日。”唐代著名药学家孙思邈也认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养生也。”

  食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少食”。陶弘景告诫说,饮食“为益亦多,为患亦切。多则切伤,少则增益。”在《千金要方》中,孙思邈也多次强调:“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则难消也,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饱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癖。”

  为什么要少食,《素问·痹论》的解释最直接:“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意思是说,吃得太多,超出了肠胃正常的消化功能,将致使食物长时间停留在肠胃里,给脾胃造成较大的负担,使得营养物质不能被及时消化、输布和吸收。久之脾胃受损,疾病丛生。

  

要长寿,先从“少吃”开始 -第1张图片-大千世界

要长寿,先从“少吃”开始德国健康学家:少食有益健康


  德国健康学专家彼特·亚克思教授曾提出少食有益健康的诸多理论与实证。有一次,他的门诊来了一位出国旅行前做健康咨询的女士。就外貌判来她只有65岁,看到病例卡时才发现她已经84岁了。亚克思教授吓了一跳,连忙向她请教保青春的秘诀。那位女士说:“我其实不常运动,特别之处是从我31岁结婚后,我先生和我每周固定禁食一天,不管生活中发生任何状况,都尽量保持镇定,处之泰然。”由此看来,少食与保持心境平和,才是养生关键所在。

  最新研究:少食延寿

  少食会让人不容易罹患脑中风、脑梗死、心肌梗死等疾病。最新研究发现,减缓老化速度、延长寿命的方法只有一种:减少能量消耗和热量供应,减缓新陈代谢速度。也就是说,吃的少,活得久。

  免疫力衰退是诱发癌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正常的人体中,癌细胞会不断产生,但通常在尚未达到癌症发病程度就被消灭了,这是人体具有免疫力的缘故。免疫力是维系人体健康的守护神,免疫力没有衰退,癌细胞就不会发病。纵使在人体内存在癌细胞,我们也能与癌细胞共存活到老。

  能让免疫力不衰的最佳良方就是少食。日本九州岛大学久保千春教授曾以老鼠做实验,结果发现,控制卡路里的老鼠寿命可延长2倍;再加上脂肪摄取量的限制,寿命可再延长3倍。美国加州大学的沃尔夫德教授也以少食方式饲养老鼠,证明了少食能提升免疫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