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一则,路边野花不要采

大千世界 134 0

  01

  马泊六,何意?

  史上,马泊六一词,源于马伯留。

  且看,南朝范晔《后汉书·马援传》如是载:

  “昔秦人有陇之地,为周牧马。秦人居陇地而逐土人,每有俘者,男皆奴之,唯女留之于马槽而伯,以供兵士,故兵士皆以马伯留为乐!”

  初,马泊六为秦人对待女俘虏的一种劣行。

  啥意思?

  就是男女之间那点事儿,你懂的,不再赘言。

  后,马泊六之意有所转变,为一从业者,属三姑六婆之列,专司穿针引线、拉拢撮合男女私情者。

  当然,马泊六有多个马甲,或马伯六 ,或马八六,或马百六等,实为坊间一行业隐语。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掮客。

  若不明白,就再直白一点,即皮条客。

  旧时,从事拉皮条这一职业者,不乏其人。

  不过,其中最有名气者,首推《水浒传》里的王婆。

  《水浒传》第24回, 王婆笑道:“老身为头是做媒,又会做牙婆,也会抱腰,也会收小的,也会说风情,也会做马泊六。”

  今儿个,咱要说的这主儿,拉皮条之本事,绝对要比王婆还牛…

  

民间故事一则,路边野花不要采-第1张图片-大千世界


  02

  大清乾隆年间,京城一会馆。

  是时,会馆里住着一位选人。

  何谓选人?

  选人,即候选官,或由考试,或凭祖荫,或捐银子用钱砸,花样众多。

  不过,候选官还不是官,实为一准官员,即后备干部。

  想当上官,需论资排辈,还需候选补缺等位子。

  关于候选官姓甚名谁,书中无载。

  不过,他能混上候选之官,绝非痴蠢之辈,为叙述方便,姑且称其小侯。

  至于,小侯啥时能戴上乌纱帽?

  嘿嘿,说不准,猴年马月,还是耐心等着吧!

  不信,且看《清史稿·选举志》如是载:

  “初京司官缺,题、选无定例,长官以意为进退…应选者多致沈滞。”

  瞧,若上面没人,兜里没钱,老巴板死脑筋不会挖门盗洞拉关系,头发等白了也没戏。

  扯远了,拽回。

  但说这日,小侯闷在会馆里已有些时日了,心情恹然,忒闹心。

  于是,小侯出店溜达了一圈,想放松一下心情,或许能想出啥路子。

  不想,小侯刚走进会馆后院便精神陡起,眼前为之一亮。

  有啥重大发现?

  是时,后墙缺口外有一朵花,晃了小侯的眼,不,实乃一如花似玉的少妇。

  如此佳人,小侯自是一见倾心,耿耿于怀。

  此后,小侯没事常往后院跑,无非想再见这美眉一面。

  然鹅,小侯终未如愿,不由怅然若失,俨然丢了魂儿。

  小侯客居于此,人生地不熟,两眼摸黑。

  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大活人岂能让尿憋死。

  小侯开始想辙。

  于是,正主便慢步徐行、颤颤巍巍出场了。

  03

  这主儿,即会馆主人的母亲。

  住进会馆不久,小侯便发现这馆主之母,非普通村妇可比。

  据说,当年她曾在大户人家做过婢女,即使唤丫头。

  大户人家规矩大,咋端茶倒水,咋待人接物,皆需看主人眼色行事。

  稍有差错,轻则挨训,重则家法侍候,或掌嘴,或罚跪…

  不过,如此岗前培训,她待人接物、进退应答皆有规矩。

  旧时,人生七十古来稀。

  是时,她已年过五旬,实为一老太太。

  不过,这老太太还时常替儿子照应店里生意,迎来送往,应对自如。

  瞧,这房东老太太绝对是一人物。

  于是,小侯便拜托她出面撮合:“这点钱不成敬意,万望您老人家玉成此事,事成晚生另有重谢!”

  瞧,小侯随手便将一锭银子奉上,有钱人就任性。

  老太太眼前立时一亮,欲拒还迎,略作沉思状:“这小娘子,老身从未见过,应是新来的吧。”

  小侯再三恳求,烦请她费心玉成此事。

  房东老太太推辞不过:“那我姑且试试,还请官人别抱太大希望。”

  原书载:“料其有干才,赂以金,祈谋一晤。”

  房东老太太肯接单,小侯欣喜不已,这事儿已然有戏。

  下面,只需静候佳音。

  

民间故事一则,路边野花不要采-第2张图片-大千世界


  04

  站着说话不腰疼,能不急吗?

  这不,刚过三两天,小侯一见房东老太太外出归来,忙迎上前去探问:“那事儿,可有眉目?”

  房东老太太嫣然一笑:“别急呀,老身正四处打听,这腿都快跑细了!”

  又过三两天,小侯再次追问:“事情可有进展?”

  房东老太太沉吟片刻,终于报出一丝佳音:“人倒是找到了…”

  惊闻喜讯,小侯自是笑逐颜开,喜不自胜。

  不想,老太太突然话锋一转:“今后,不知还要费多少口舌?”

  听话听音,锣鼓听声。

  小侯本是一场面人,立时明白这弦外之音,遂又奉银一锭:“权作茶水钱,还请您老多多费心!”

  然后,小侯只能着急忙慌、闹心巴拉地等着吧。

  十余天后,房东老太太方才告知,这事儿总算成了。

  这少妇本是一良家女,只因家境贫寒,才忍耻干这事,每夜需给她二两银子。

  为了安全起见,她只能等夜深月黑方可前来。

  不过,仍郑重约法三章。且看:

  “切勿秉烛,勿言勿笑,勿使童仆及同馆闻声息,闻钟声即勿留…”

  一则勿点灯,人家本是一良家女,脸皮儿薄,害羞;

  二则勿说笑,一旦让外人听到,会坏了人家名声。

  三则拂晓闻钟就让她离开,切勿贪欢,破坏人家家庭和谐。

  小侯满口应承,别说只此三条,就是三百条,也没问题。

  于是,小侯美梦成真。

  

民间故事一则,路边野花不要采-第3张图片-大千世界


  05

  瞧,房东老太太比水浒里的王婆还牛,绝对一行业老手。

  一则办事快捷,注重工作时效。

  有瓜众质疑,人家王婆三天便搞定了,房东老太太这都“十余天”了,何谈时效?

  别忘了,天子脚下,偌大一京城,非阳谷县紫石街这一小地方可比。

  何况,潘金莲近在咫尺,就住王婆隔壁,占尽地利之便,工作自然容易开展。

  在京城如此大都市,房东老太太十余天能为小侯找到梦中情人,绝对不慢了。

  至于此会馆在京城,原文虽无载,但从纪晓岚另一文可见:

  《阅微草堂·狐帽》:“裘文达公赐第,在宣武门内石虎胡同…”

  二则约法三章,注意保密工作。

  房东老太太千叮咛万嘱咐,严守职业操守。

  再看王婆,做事不密,让西门大官人与小潘那点事儿人尽皆知,满城风雨。

  《水浒传》:“街坊邻舍,都知得了。”

  当然,武大郎打上门来捉奸,被踹,犯病,吃药…并引发一场官司。

  至于王婆的结果,在《水浒传》第26回,说的明白:

  “把这婆子推上木驴,四道长钉,三条绑索,东平府尹判了一个‘剐’字…”

  瞧,千刀万剐,死的忒惨!

  三则才是重点,房东老太太妥妥滴一雷锋,帮人,更帮自己。

  王婆貌似本事不小,或做媒,或做牙婆,或抱腰,或收小的,或说风情,或做马泊六。

  而她自个,漫漫长夜,却独守空房。

  且看,《水浒传》第23回,如是载:

  西门庆道:"王干娘,你这梅汤做得好,有多少在屋里?"

  王婆笑道:"老身做了一世媒,那讨一个在屋里。"

  再看,房东老太太虽与王婆年纪相仿,竟为自个划拉了一个,还忒年轻。

  谁呀,我咋没看见?

  请往下看,大瓜多在后面。

  

民间故事一则,路边野花不要采-第4张图片-大千世界


  06

  但说这小侯与那少妇往来已有月余,倒也相安无事。

  不过,纸里包不住火。

  这不,无巧不成书,这火还真来了。

  是夜,忽然有一人大呼:“快来人呀,着火了!”

  原来,会馆旁一邻居家不慎失火,呼啦一声火苗便蹿上了房,火趁风威,风助火势,遂蔓延成灾。

  俄而,求救声,火爆声,泼水声,抢夺声…

  小侯惊闻此变故,慌忙下床穿衣套裤,正欲唤醒那美艳少妇快点离开。

  不想,小侯仆人皆已跑进房间来,帮主人抢救行李、书箧等贵重物品。

  于是,戏剧性的一幕便发生了。

  咋回事?

  瞧,一仆人毛手毛脚,一把拉开床帷“嘭”的一声,一赤身妇人掉落床下。

  卧槽,小侯立时懵逼,这哪里是后院墙缺口外的那美艳少妇,咋是房东老太太?

  是时,至于众人的反应,原书如是载:“莫不绝倒。”

  哇塞,众人无不开怀大笑,哈哈哈…

  07

  不过,笔者对这如此放肆的笑声多有质疑。

  你想呀,小侯出了这么大一丑,丢人都丢到姥姥家了,作为下人还敢笑,想找打呀!

  当然,有一人肯定是笑了,且还笑得前仰后合,差点笑岔了气。

  谁呀?

  当然是纪昀,纪大烟袋了。

  这则吊轨狗血公案,被纪昀收入《阅微草堂笔记·如闻我是》,名曰“选人遇狐”。

  这事儿,纪昀是听其老师裘文达家一钱姓琴师说的。

  “琴工钱生,以鼓琴客裘文达公,滑稽善谐戏,因面有瘢风,皆呼曰钱花脸。”

  瞧,为证其真,老纪还提供了钱琴师详细的个人信息。

  不过,纪昀确实有哂笑小侯的资本。

  据考,纪昀欲望很强,“年八十犹好色不衰”,绝非时下影视剧里那不近女色、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

  且看,据清人采蘅之《虫鸣漫录》如是载:

  “纪文达公(即纪晓岚)自言乃野怪转身,以肉为饭,无粒米入口。日御数女,五鼓如朝一次,归寓一次,午间一次,薄暮一次,临卧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兴而幸者,亦往往而有。”

  史上,老纪除正室马氏之外,有小妾六七位之多。如,文鸾、郭彩符与沈明轩…

  其中沈氏,比老纪小了30岁,难逃“萝莉控”之嫌。

  “哥们,你眼神呀,竟找了一老太太,哈哈…”

  老纪见小侯劳心费力、银子花了一大把竟忙乎了一老太太,焉能不笑掉了大牙。

  至于,后墙缺口外那一美艳少妇,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人说,墙外实无此妇,是小侯看花了眼。

  有人说,那是一漂亮的狐仙,实在是有点扯。

  有人说,那是房东老太太故意招一妓女来诱惑小侯,这个多少还靠点谱儿。


标签: 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